“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北京航空学院是惊天,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70年时光荏苒,殷鸿福院士至今清晰地记得,在母校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首届开学典礼上聆听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致辞时的怦然心动。
那年秋天,上海考生殷鸿福在班上同学异样的眼神中,把艰苦专业和个人兴趣做了结合——选中地质矿产与勘探专业,最终以超过当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的成绩进入了彼时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70年来,他一头扎进地质世界里,把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3个“金钉子”之一的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全球层型留在了中国,成为中科院院士,还当过中国地质大学校长。
1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迎来70华诞。这所有着“地质教育摇篮”美誉的高校发展史,正是一部为国找矿、为党育人的奋斗史。而殷鸿福的成长故事恰是这所为国找矿70年的大学奋斗历程最好的缩影。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大调整,中国地质大学应运而生,这是一所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而成的知名大学,建起了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体系。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矿产资源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
以石油为例,还笼罩在西方学者“中国贫油论”阴云中的中国大地甚至有“一滴血也未必能换来一滴油”的说法。
情势的急迫从一个经典电影镜头中可见一斑:20世纪50年代,王进喜作为工业战线代表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长安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因为缺油背上了煤气包,这个后来以“铁人”闻名的汉子,蹲在路边直掉泪。
“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国家向年轻的学子们发出号召。包括少年殷鸿福在内,众多青年学子正是听到广播里这句充满豪迈诗意的召唤汇聚到了当时的北京地质学院。
这里大师云集,第一个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在这里建立,第一批放射性矿产地质找矿专家和核工业人才从这里走出……地大的师生躬身山原旷野,奋战地质工作一线,被誉为“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
时代的呼声,青春的回响。据统计,仅1952至1966年的14年间,学校就有数以万计的本科生、研究生怀揣着“火一般的热情”投身边疆基层。一个又一个大油田的发现让新中国起飞了,内蒙古超大型铀矿的发现一举摘掉中国贫铀的帽子。
70年为国找矿,地大人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60岁的郑有业教授20多年前就到西藏挂职,他牵头的青藏高原成矿规律与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研究团队,多年战斗在雪域高原,先后发现与评价了我国规模最大的铜矿驱龙以及朱诺等超大型矿床5处,潜在经济价值达1万亿元以上,改变了我国铜、锑、金红石等资源分布格局,“提升了我国战略性矿产的保障”。
70年为国找矿,地大人上天下海,目光越看越远,越看越深。
2004年,首届毕业生、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开启了中国人的飞天梦;2014年至今,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团队在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进行火星类比研究,累计行程4万公里,只为打开一扇人类在地球上认识火星的窗口。
乌效鸣、胡郁乐等教授参与见证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顺利完工,该钻井被誉为“伸向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助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的成功,改写了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
70年为国找矿,地大人也让自己成为一座宝藏。
建校以来,这里培养了30万余名毕业生,一批批热血青年和专业人才把“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人生的理想;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40余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抒写了“每千名地学毕业生里就有一位院士”的传奇佳话。
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地质报国”精神已经融入这所大学的血液。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和一群00后大学生在操场上席地而坐,一同唱起那首传唱70年、永远激荡人心的校歌《勘探队员之歌》。
王焰新院士介绍,父辈唱着这首歌,没路自己开路,没水自己打井,在深山老林之中找出了祖国最需要的地下宝藏。即便是如今,地质学专业学生第一课上的依然是野外生存——如何在荒山野岭生火、找吃的,这首歌被带到山峦、旷野、沙漠、深海,永远是“地大人的精神标识”。
今天,在武汉南望山殷鸿福院士的家里,一张1953年5月26日《中国青年报》影印件清晰地记录着当时大一学生殷鸿福发表的题为《正确选择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给祖国服务,感到幸福和自豪”。
一诺千金七十载。
这背后,一代又一代“动地勇士”的青春接力,共同汇聚成这所共和国地质大学的70年记忆。
本报武汉11月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通讯员 陈华文 高恬泽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1月08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