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激情满怀的《勘探队员之歌》,激励着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砥砺奋进,也见证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年来一路筚路蓝缕、一路发展壮大。该校作为地学特色鲜明的“双一流”大学,始终与党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与自然资源事业同频共振,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奋力书写精彩篇章。
人才培养是“底色”
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秉承地质报国的信念,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无论在哪个办学阶段,该校都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人才培养中,本科教育教学是办学治校的根本。作为自然资源教育的“国家队”,该校将课堂教学、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大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最前沿,孜孜不倦地培养着自然资源专业人才。
为了培养高素质本科人才,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推行本科生大类培养、主辅修制,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坚持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面向大学生设立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自主创新资助计划、高徒计划等项目,推进本科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一大批优秀学子,毕业后在自然资源事业的赛道上,努力跑出最好的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格局,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结合未来人才培养新任务新要求,该校逐步实现全部专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提档升级,分层设置专业建设目标。目前,该校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1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
本科教育教学中,专业课程建设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鼓励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目前,该校2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3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其中,《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等6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古生物学》等11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结晶学及矿物学》等3门课程被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冶铁矿矿床学虚拟实习》被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本科人才培养中,野外实践教学是该校的鲜明特色。为实现野外实习规范化和体系化,该校在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秭归和巴东都建有实习基地。每年暑期,所有地学类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野外实习实践。
为了培养面向自然资源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年组建以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命名的“李四光学院”。李四光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合作共建,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大力培养地学拔尖人才。该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指出,当前,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英雄地质队员”,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多贡献。
学科建设是“亮色”
学科建设,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准的一把标尺。建校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强化地学特色,瞄准自然资源领域重大需求,聚焦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
2017年,该校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该校在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深部地壳岩石包体、全球碰撞型造山带地壳生长和演化、地下水修复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重大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页岩气和高温地热资源勘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等领域,都有系列新发现、新成果。
在当前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继续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为核心,布局地球生物学、深地科学、地质环境与健康、战略性矿产资源、地质工程与人居安全、深地探测与地球动力学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长江流域自然资源全息检测与智慧管理、智能地质装备和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3个省“双一流”建设项目,推动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迈向世界一流。
学科建设的科学思路,决定学科建设的最终成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学科建设中做好顶层设计,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如今形成了地球科学辐射引领、相关学科支撑联动的学科发展格局。该校还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持续推进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2021年,该校申报的城市地灾防控与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智能地球探测、绿色纳米矿物新材料、资源环境安全与管理5个学科群,获批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自主设立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健康地学、人工智能与地球探测、绿色矿业、自然灾害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管理、地学大数据8个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点获批备案。
10年间,该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3人。同时,获得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4个湖北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科学研究是“主色”
科学研究不仅是大学的重要办学职能,也是彰显大学贡献的重要体现。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自然资源事业,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成就显著。2012年以来,该校组织申报各类科研课题,累计获得经费资助50亿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800多项。大批的教授专家和科研团队,在科学研究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出色地完成了一个个科研攻关任务。
2012年以来,该校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基地29个。
为了更好地服务自然资源事业,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科研平台进行整合,成立高等研究院,其主要研究平台包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质调查研究院、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水准的科研平台,是面向自然资源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动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释放科研平台的强大效能。如: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层圈相互作用与物质循环、成矿作用过程与动力学、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实验分析与探测技术、地学大数据与极端地质事件的研究方向,开创了地学研究新范式,促进找矿重大突破,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勇攀地球生物学和地质微生物的科研高峰,其科研成果为解决碳中和与全球变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水生态水安全等背后的科学难题贡献了智慧。而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则是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为目标建立的国内第一个矿产资源领域的系统创新机构,针对制约地质找矿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实现了成矿理论创新与找矿新突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自然资源事业紧密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踔厉奋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当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为该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地质初心,强化人才与学科特色,矢志科技自立自强,应变行业转型,争做服务自然资源事业的时代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王焰新说。(陈华文 高 雅 傅 苑)
原载《中国自然资源报》2022年11月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