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湖北日报】把科研创新镌刻在祖国大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年砥砺奋进谱写地质华章

发表时间:2022-11-04     点击:次     编辑:程晓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大人就被誉为“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始终不忘扎根祖国大地、攀登学术高峰之使命,始终与国家共呼吸、与全国人民心连心、与人类前途共命运,谱写出一篇篇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地质华章。

70年不改“为国找矿”的初心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这首斗志昂扬的《勘探队员之歌》,如同一颗时代的火种,热情燃烧在新中国的苍茫大地,也照亮了地大人的初心和底色。

矿产勘查实践活动离不开重要理论作为支撑。作为学科教育发展的前沿阵地,地大在服务自然资源勘探开发、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时刻活跃在理论创新突破最前沿——

赵鹏大院士的成矿预测和矿产勘查评价团队创建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地质异常理论、“三联式”定量预测理论和成矿场理论;

李思田教授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关,率先认识和发现了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断陷盆地群的聚煤规律;

魏俊浩和曹新志等教授团队在危机矿山矿体定位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出了成矿场理论,构建了三重定位预测模型。

这些理论上的创新突破,成为找矿的钥匙,在金属矿集区发现深部隐伏矿体、危机矿山增储、煤炭资源勘探、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指引地质人不断开辟新的战场和勘探领域,向巍巍群山、绵延丘陵吹响进军号角。

哪里有矿,哪里就有地大人的身影。一批批地大人用行动证明,从国家的需要出发,为祖国寻找宝藏,是地大人永恒不变的初心。

1997年,焦养泉教授率先组建了盆地铀资源研究团队,创建了“铀储层沉积学”理论技术体系,在参与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查预测和系列找矿突破行动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合力结束了中国无世界级铀矿的历史。仅2012年1月到2019年9月,他的飞行里程就达到31.6万公里,飞行时长超过560个小时。

大陆科学钻探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时代意义的工程。2001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江苏东海县实施,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负责组建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花甲之年,他三上青藏高原,始终铭记着李四光先生的嘱托:“大自然是地质学家的天然乐园。”

被誉为“中国金柱”的松科二井工程难点极大。自2014年开钻以来,地大教授乌效鸣、胡郁乐、张惠坚守工程现场,研制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配方、随钻式高温井内参数测量系统、6500米绳索取心绞车,为我国首例超7000米深的科学钻探工程的推进贡献地大智慧。

如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这是学校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大限度调动校内外一切办学要素活力,激活发展动能,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大智慧和地大力量。

地球科学标志性成果背后的地大身影

70年栉风沐雨,70年薪火相传,一代代地大人始终与地球科学血脉相连,坚持把实验室搬到环境最艰苦的地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

“学习思考,锲而不舍;探索创新,攀登不息。”今年逝世、享年98岁的於崇文院士,曾用16个字总结自己的学习工作历程。他一生潜心于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先后开辟和发展了五个创新的学术领域,为使地质科学从唯象科学向精确科学跨越,为祖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年10月,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的最终名录公布,长兴煤山“金钉子”地质剖面入选,这是地质历史上分量最重的“金钉子”之一。殷鸿福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摘下这枚地质学上的“奥林匹克金牌”,“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十多年间,肖龙教授团队总共为“嫦娥”系列实现成功“挖土”任务提供了100多吨的模拟土壤。他的实验室被数量繁多的星球仪、登月器模型和陨石装点,这是太空研究者心中的浪漫。

我国是全世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唐辉明教授团队把实验室建在滑坡体里,在位于三峡库区的黄土坡滑坡上搭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聚焦滑坡灾害的大型野外综合“地下实验室”——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地下隧洞群,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以原位观测的方式获得数据,实现了空、天、地、地下四维立体观测,为重大滑坡预测预报提供了重要理论与数据支撑。

为了达到可燃冰安全高效、可控开发的目标,宁伏龙团队开发的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力学快速评价技术,为地下可燃冰储层性质“精细画像”,“10年前,可燃冰储层力学性质的精细画像需要进行地球物理、钻探取样、样品转运、实验室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整个过程耗时20天以上,用我们的技术,最快仅需1天就能完成评估!”宁伏龙说。

2012年开始,地大发起并开始实施“7+2”登山科考活动,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南、北两极极点,历时4年,“7+2”登山科考计划圆满完成,成为了世界上首支由在校师生组队实现这一壮举的大学登山队,创造了中国高校体育运动史上的传奇。

为“嫦娥”指路,奔月取土功不唐捐;为地心把脉,国之重器玉汝于成;海下油气勘探,向海图强逐梦深蓝;冲击最高峰,攀登精神屹立不倒……在一个个地球科学标志性成果上,地大人踏上了自己的足迹。

七秩荣光,逐梦未来。地大现有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等3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

如今,地大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正在开展“探月工程三期”“非传统安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

有组织科研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地质、资源、环境、能源、工程、信息等优势领域,实施“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不断夯实科技人才队伍基础。十年间,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6人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5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

地大优化区域行业合作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地学长江计划”建设,推进跨学科、跨机构、跨行业协同创新,在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深部地壳岩石包体、全球碰撞型造山带地壳生长和演化、地下水修复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重大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页岩气和高温地热资源勘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例,2021年4月,科研课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碳中和规划》通过学校立项,是国内第一份高校碳中和规划。学校积极开展氢能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土壤地下水协同治理等低碳研究,开设低碳经济学、碳管理等诸多相关课程,为湖北省碳交易中心输送了多名专业人才。

仅“炭合”学生科创团队一个团队,就获得了6项国家级奖项和7项省级荣誉,带动了100多位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学校设立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2021年11月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组建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搭建专业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学校获湖北省首届发明专利金奖2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学校的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被教育部作为首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近年来服务企业2万多家,技术合同成交20亿元,项目融资及带动投资50多亿元。

利用常温常压液态储氢这项地大核心技术,学校联合研发出世界首台常温常压氢能汽车“泰歌号”,通过常温常压储氢·氢能动力系统驱动,具备运输成本低、方便快捷、安全稳定、低碳环保等优势。

据悉,未来5至10年,地大计划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生一批原创性成果,育成若干战略科技团队,建设若干国家级科研基地,培育若干重大科技奖励,创建若干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校智库,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建制化、体系化科技创新格局,为建成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地大要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布局有组织科研创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地大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组织大任务、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协同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的重大科技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研究,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地方和产业精准对接,构建人才与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魏海勇 徐燕)

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11/04/content_197526.html

《湖北日报》(2022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