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次、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级博士研究生代旭、2017级本科生刘一龙、2017级博士研究生钱煜奇、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羽初获得奖项。
代旭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获得第十二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菊石的演化,目前在法国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读大学时,他先后参加了高徒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寻找李四光”计划等。2014年至2019年,他在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采集了上万块化石,部分捐赠给了逸夫博物馆。求学期间,他发表了23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8篇,他所在的团队研究成果2次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刘一龙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目前为该校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第十二次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
为了找到珍贵的鱼类化石,刘一龙踏遍了武汉周边,足迹遍及湖北、浙江、新疆等地,采集了大量的化石标本。他在导师龚一鸣教授和纵瑞文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泥盆纪的节甲鱼类化石和武汉地区志留纪盔甲鱼类化石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了距今约4.35亿年的古鱼类化石,打破了武汉地区鱼类化石最早出现于约4.35亿年前的记录。
钱煜奇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获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地质与火山学,目前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钱煜奇在讲座中了解到行星科学研究所肖龙教授团队在做探月相关研究。从小有着探索宇宙梦想的钱煜奇,连夜给肖龙教授写了一封自荐信,最终进入肖龙教授团队,开始了追梦“嫦娥”之旅。2017年至今,钱煜奇在导师肖龙的指导下,在嫦娥五号着陆点预选、模拟月壤研制,返回样品分析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型成果。
刘羽初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级硕士研究生,获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提名奖。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隐翅虫化石的形态分类学和生态地理演化。
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发现了五个新物种,描述和报道了华北义县组和缅甸下白垩统中的多个新化石标本,发现了4个新属5个新种,建立了隐翅虫化石数据库,是令人赞叹的“昆虫猎手”。
据悉,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李四光先生对我国科学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所设立。旨在继承和发扬李四光先生从国家建设出发,积极从事科学、技术、教育实践,为民族振兴勇攀科学高峰精神和伟大爱国情怀,勉励广大地质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做贡献。奖项由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全额资助,是我国目前地球科学领域最高学生奖项。
(通讯员宁泽政 黄薇霞 谭李芬芳 谭书铭)
链接:
地大4位学子获评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学生最高奖项 (hubeidaily.net)
湖北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