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长安
武汉“一城秀水半城山”,166个湖泊、165条河流与447座山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武汉城市的“骨架”和自然本底。从城市与山水的关系来看,武汉城市发展与山水的关系可概括为:依山而生,傍水而长,环山水而兴,未来武汉的发展应该是协山水而盛。今天的武汉,正在由依赖山水、改造山水向保护山水转变,谋求“协山水而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武汉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 武汉沿山水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武汉历史上,经历过几个时期,比较重要的第一阶段是“依山水发展阶段”。包括“依山发展阶段——双城时期(武昌、汉阳)”,“沿河发展阶段——三镇时期,沿河发展造就了汉口,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形成”,“沿汉江、沿长江发展阶段”,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基本上是“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围湖发展阶段——一市时期。”包括汉口城市的两次快速扩张,一是张公堤修筑与后湖消亡;另一次是东西湖大堤修筑与原西湖和原东湖消失。这些地区现已成为汉口的主要城区。二是武昌和汉阳地区——环湖发展。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人类征服自然阶段”。21世纪,特别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提出,武汉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宜居城市。
■ 协山水而盛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城市发展与山水关系的演进及未来发展趋势可概括如下:
城市与地质环境方面。从地貌单元看,过去的城市变迁脉络是由山前岗地—岗地平原过渡—平原,未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是由平原向岗地发展。从水环境看,过去的演化是由小河(滠水)—中河(府河)—大河(汉江、长江)。目前,大江、大河沿岸的发展空间已趋饱和,继续发展势必挤占山、水环境空间,引发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随着高铁和航空业发展和新的经济业态的出现,武汉的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长江、汉江水运依赖度大大降低,未来武汉市的发展应该转向位于山前岗地的新洲、黄陂、江夏等新城区,即由大河沿岸重回中小河流域发展。这既是解决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也对解决武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及生态武汉建设有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与山、江、湖关系,与湖泊的关系总体上经历了由湖中城到城中湖的转变;随着城市的发展江与湖的关系经历了由江湖连通、湖湖相连到江湖隔断、湖湖独立的变化,也由此带来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城市内涝和湖泊生态退化,应确保湖泊的蓄洪空间,有计划地实施湖—湖连通和江—湖连通工程,地区性的多湖连通和江湖连通的生态水网重构是十分必要的。
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山、江、湖对于武汉主要利用其资源价值。随着未来城市生态文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山、江、湖之于武汉的意义应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精神和文化层面。
山水与武汉城市文化方面。山水,不仅是资源要素,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也是精神元素,是文化之源、文明之脉。山水不仅是物质武汉形成之基,也是精神武汉的造就之源。关于武汉文化,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首义文化、大禹文化、知音文化、码头文化等,但有哪种文化不是与山水文化相依相生的呢?就连武汉市的市名以及武汉十三个区中就有十个区的区名与水字有关,如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汉南、江夏、洪山、新洲、东西湖等。武汉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山水资源的利用史,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并由此形成的抗洪文化、治水文化、桥文化等,都是武汉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精神的体现。可以说,山水文化是武汉城市发展和人文历史的积淀,是武汉诸文化之母。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文化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山水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文化,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在未来的武汉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既要保护好武汉的山水,借此留住武汉城市文化之根,留住武汉城市的“乡愁”记忆。更要认真做好山水文化的文章,充分挖掘城市发展与山水依存中的文化资源,提炼和凝聚具有武汉城市特色的山水文化,并将之升华为武汉“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元素。要充分发挥山水文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导向、规范、凝聚和驱动作用,将山水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嵌合、深度融合,不断普及和形成科学的生态文化理念和生态文明观,让广大市民在山水文化浸润中提高山水的保护意识,让守山护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推升武汉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武汉来说,山、水既是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屏障;又在与城市相依存的演变中铭刻有城市变迁的印记,也是武汉城市的乡愁。保护山水自然环境,建设“美丽武汉”“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历史赋予山水武汉的历史重任。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链接:长江日报 - “协山水而盛”为武汉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cjn.cn)
(原载《长江日报》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