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华文
2024年1月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徐光黎教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地质灾害治理学术会议后,马不停蹄赶往湖北十堰的滑坡治理现场,与研究团队共同商讨滑坡整治工程的应对之策。40余年来,他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在地质灾害治理中贡献知识和智慧。
地质灾害治理中“把脉问诊”
徐光黎大学就读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深受导师宴同珍、潘别桐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影响,年轻时就坚定了地质报国的信念。1984年,他在汉江安康水电站地质实习,就遇到了大量的变质岩区地质灾害。当时见到山体滑坡对铁路和水电工程的危害,他心情很沉重,暗下决心将来投身到地质灾害治理与研究之中。
徐光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被派到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加筋土力学的研究。2002年年底,徐光黎归国工作心切,毅然回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致力于地质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他说:“当时国外的科研条件和工资待遇比国内高出不少,可自己是中国人,知识和智慧服务于祖国才更有意义。”
此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为他提供了施展本领的平台。他带着研究团队,研发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系统LASA软件、出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参考图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技术手册》等专著,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为了地质灾害治理,他带领研究团队走南闯北。2008年,为筹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在桩基施工时,出现了数起岩溶地面塌陷事件。为了查明场地地面以下40米范围内土洞、溶洞等分布范围和规模,防止地面再次坍塌且为下一步的顺利施工,建设单位通过实地考察后,选定了徐光黎研究团队岩溶物探方案。“当时,我还是有一些压力的,这关乎国家声誉,我不敢懈怠。”徐光黎说。
为了解决地质难题,徐光黎提出了在把握岩溶水文地质发育背景、复核已有工程地质钻探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和层析成像等综合方法,对场地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全面的普查和重点地段的详查。这在当时,是国内首次使用岩溶勘察层析成像探测技术。同时,在建立的地质模型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岩溶地面塌陷综合评价分区,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地质灾害治理中,徐光黎教授团队之所以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他看来,需要加强滑坡早期识别、致灾机制与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掌握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基本功,开展实地调查、岩土样品的实验测定,合理评估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要通过数学物理模型的运用,对滑坡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进行精准预测。同时,还需要采用现代遥感技术、GNSS和传感器技术,对滑坡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提高对地质灾害体的认识和精准度。
地质灾害治理做“引路人”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多样,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多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大力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构筑地质安全保障尤为迫切。”徐光黎说。
2010年10月,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的地震,地震的破坏力极大。徐光黎主动请缨,当即带领研究团队,从武汉出发,千里迢迢来到青藏高原,与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一起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之中。为了应对泥石流的发生,考虑到灾区供电的现实情况,徐光黎提出格宾石笼来抵挡泥石流的处置方案。概括地讲,就是使用合金钢丝网片来代替钢筋,这样不仅保证整体安全性,也省去钢筋切割、焊接所耗费的时间,施工便捷的同时也避免了因钢筋锈蚀影响灾害治理工程的使用寿命。这个富有创新性的治理方案,是我国治理泥石流灾害的首次尝试。该治理措施,被众多地灾治理单位纷纷效仿,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治理之中。
徐光黎带领研究团队在野外地质灾害治理中,除了遇到各种困难险阻之外,有时还会受委屈、被不理解。有一次,在进行滑坡地质勘查时,明明第一天放线标记的地点,第二天就被村民种上庄稼。在水文地质观测时,好不容易插入的钢花管,次日竟不翼而飞……类似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经常扰乱野外工作计划。面对这些问题,徐光黎并不抱怨,反而安慰团队中的研究生:越是出现意外,越是要保持定力。
申艳军曾是徐光黎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在徐老师悉心指导下,先后参与完成了大岗山水电站、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质量及力学参数评估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与研究过程中快速成长,具备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今,他是长安大学教授,是地质灾害防治与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自己每一步的成长,都凝聚着徐老师的鼓励和关爱,他是我们的引路人。”他说。
地质灾害治理“眼里有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曾说,地质工作者拥有“大胸怀”,就不会纠结“小郁闷”。徐光黎深以为然,记在心里。
近年来,徐光黎带领博士生和研究生,在湖北鄂西山区,相继完成了多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如,三峡库区柏堡滑坡应急治理、湖北巴东县谭家湾滑坡应急抢险勘查、保康县尧帝祠滑坡勘查设计、秭归县杨林镇响水洞滑坡治理工程等。“徐老师不是在地质灾害治理的路上,就是在地质灾害治理的现场。”硕士研究生陈稳说。
地灾治理尤其是在滑坡治理中,一些外行认为把即将或已滑动的山体,用砖和水泥砌起来,然后栽上几棵树就完事了。“这是对地质灾害治理的偏见,若真这么简单,那地质灾害治理就不是科学了。”徐光黎说。真实的地质灾害治理,涉及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力学、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每一个地方的地质灾害情况不同,所以治理的对策也不一样,可谓“一地一策”,“药方”要有针对性、好用、管用。
徐光黎带领研究团队,地质灾害治理中一次一次出奇制胜。在对湖北鄂西山区的滑坡治理过程中,团队根据地质、地貌特征,还种植耐旱、耐瘠薄的植物,以此增加土壤黏聚力,从而提高斜坡的稳定性。多措并举的治理方法,提升了斜坡的稳定性,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地质滑坡治理的思维和方法,不能被现有的理论给束缚住手脚,要因地制宜,敢于尝试。”他说。
地质滑坡治理中,人文和审美的要素也不能忽略。2023年,徐光黎的研究团队在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蔡家院不稳定斜坡和丹江口市杨家沟1号、2号滑坡的勘查设计工作中,结合乡村振兴,特意考虑了当地文化墙以及绿化工程的设计。为了避免挡土墙上的排水孔外露影响文化墙的美观,使用了隐藏式的塑料软管,将地灾防治与生态环境的巧妙结合。
地质灾害防治,在徐光黎看来就是青年人才培养的大课堂。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群发性特点,考验人知识和经验,更考验人的判断和决策。研究生胡小庆说回忆:“徐老师在野外指导我们绘制地质剖面,哪怕是一个符号错误,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专业一丝不苟,这种品质一直影响我们。”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地质滑坡治理与研究领域,徐光黎承担国家科学自然基金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勘察二等奖等。深耕地质灾害的理论和技术创新 、加强科技及技术人才培养,他背上了行囊,再次踏上新征程。
(原载《中国矿业报》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