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人民网】行业思政元素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发表时间:2024-03-28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汪再奇 李姝慧

“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的新形态,有利于在育人过程中加强青年学生的现实体验,把抽象的理论内容与时空、人物、事件等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行业是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各行业在发展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富含大量的思政元素。挖掘和用好行业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大思政课”建设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有助于行业探寻自身精神文化、推动行业发展。

为“大思政课”建设凝聚行业资源、力量和智慧。行业思政元素根植于行业的发展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在行业的实践中传承、发扬的具体化和具象化。挖掘行业内富有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到“大思政课”建设,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资源供给视角,有利于丰富“大思政课”建设资源,激励和动员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大思政课”建设,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行业力量,贡献行业智慧。

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报国情怀提供育人资源。“大思政课”的建设需要紧紧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行业实践中蕴含着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行业内广泛认可的价值追求和行业积淀的重要精神财富。把这些思政元素通过“大思政课”传递给学生尤其是相关专业学生,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未来可能从事行业领域的精神和魅力,增强对学科专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提升学科专业自信,增强“行业使命感”,激励学生在致力于解决行业内“卡脖子”技术的攻关上奋发作为,增强专业报国情怀。

有利于行业单位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探寻行业精神文化。“大思政课”建设是一个开放和持续的过程,行业单位在挖掘行业富含思政元素的过程,也是其探寻、整理行业精神、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为行业发展凝聚价值共识,注入精神动力,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大思政课”将行业精神、文化传递给学生,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象化教育,也是对行业精神的传播与推广。

推动行业思政元素融入“大思政课”,需要从融入思政“大课堂”、融入思政“大平台”和培育行业思政“大师资”三个维度予以推进。

融入思政“大课堂”。一是融入“大课堂”实践教学设计。行业思政元素可以从不同课程、不同章节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之中,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素材选择。因此,既需要思政教育者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动寻找行业思政元素,不断融入到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中去,丰富实践内容,提升育人效果;又需要行业单位主动与大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主动对接,让相关资源进入教育机构视野、列入相关计划。针对特定高校、特定专业学生群体,教育机构和行业单位可以从激发学生专业报国之志的视角,开展更为系统和深入的设计。二是推动行业特色“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主要载体,也为汇聚行业力量,把行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提供了平台选择。在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过程中,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建设的政策与机制,发挥行业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和特色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各大中小学对接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和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更多选择。

融入思政“大平台”。“大平台”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资源支撑。一是将行业思政元素融入全国思政教育案例库、素材库等资源“大平台”。行业思政元素为建设教学案例库提供了资源选择。要着力将行业中的伟大成就、生动故事等优质育人素材编入教学案例库,为思政课堂授课提供更多内容选择。要建立完善采集、审核、共享机制,充分调动行业单位和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行业中挖掘和推出一大批优秀思政课课件、讲义、教学配图、微视频、融媒体公开课等优质教学素材。二是运用现代技术对行业思政素材和元素开展形式创新。要着力激发行业单位和师生的参与热情,共同创造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形象生动、更易于学生接受的行业思政作品,将其内容融入全国“云上大思政课”平台。要积极推动行业思政元素在各类媒体网络的推介和传播,结合学生网络平台的使用习惯,积极将行业思政素材和元素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学生在线、易班、“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

培育行业思政“大师资”。把“大道理”讲深讲活、入脑入心是“大思政课”的核心目的。培育“大师资”是把道理讲深讲活的关键。一是选聘更多优秀行业人士担任“大思政课”特聘教师。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行业先进模范、大国工匠等是“大思政课”特聘教师的重要来源。其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人生阅历,有利于把思政课的“大道理”切实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提升育人实效。因此,要坚持开门建思政课的理念,加大行业特聘教师的选聘力度,选聘更多优秀行业人士担任“大思政课”特聘教师。二是要加强行业任“大思政课”特聘教师的教育培训。从生产实践走向校园课堂,离不开思想道德的涵养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特聘教师要成为“大思政课”的“大先生”,不仅需要业务方面的造诣、能力与成就,更需要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政育人能力。行业思政元素是涵养特聘教授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思政育人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育人的核心内容。为此,要让行业思政课特聘教师主动参与行业思政元素的挖掘、整理和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对行业思政课特聘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其思想教育和理论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一方面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使其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知识,掌握一些教育规律和授课方法,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特点的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作者:汪再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李姝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地学领域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高校基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链接:行业思政元素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people.com.cn)

(原载 人民网 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