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要求和强化路径

发表时间:2024-12-18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决定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高校院系党组织是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基层党建任务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架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高校的有效贯彻,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的延伸,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的有效落实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要求

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院系党组织既要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统一步调和行动完成目标任务,推动上级党组织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又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努力推动党建思政与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突出“政治领航”,切实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增强学院党委政治功能的核心基石。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是高校健康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要加强政治领导,把牢政治方向,加强政治把关,强化政治监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战斗堡垒。学校党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制定学院党委政治责任清单,总体设计学院党委“加强政治领导、把牢政治方向、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监督”的“四位一体”重点任务。各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具化到人才培养改革、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科研、思政教育等实际工作;制定各学院党委重大事项政治把关实施细则,对人才培养、人才引进、课程建设、教材编写选用、学术活动、师生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加强政治把关;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巡视整改、未巡先改、政治巡察结果运用,建设清廉学院,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地学院党委发挥“党建+科研”优势,实施“师生重走地质长征路”行动,强化师生党员政治意识和专业使命;环境学院党委确立“红专能优”人才目标,培养生态环保铁军。

二是强化“思想铸魂”,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增强学院党委政治功能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也是发挥政治功能的重要途径。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健全院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统筹推进对师生的政治引领,厚植师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党委认真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全程贯通、空间联通、队伍互通、内容打通、评价融通”的“五通融合”立德树人体系,形成根植学科、注重践行的学生思政引领范式。各学院党委深入挖掘地大精神文化富矿,推进“美丽中国”课程思政建设,擦亮“美丽中国讲师团”宣讲品牌,实施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打造“为国攀登”思政大课,构建地质报国实践育人新范式,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资源学院党委打造红星宣讲团、“地质找矿先进事迹报告会”精品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打造红色之声宣讲团、“国土安全”等课程思政品牌,艺媒学院党委打造“艺心向党”艺术党课,自动化学院党委打造“青春向党”党建工作系统,引领师生矢志专业报国。

三是坚持“制度筑基”,切实把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作为增强学院党委政治功能的有力保障。2020年,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的通知》,为完善高校院系治理规则提供了法规依据、制度样板。学校党委坚持把政治标准融入制度建设,聚焦强化学院办学主体责任落实和党员师生作用发挥,完善“四责协同”机制,为学院党委政治功能发挥保驾护航。各学院党委把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作为政治功能发挥的重要前提,明确院级党组织前置讨论、政治把关、研究决定、推进落实、检查监督等事项,实施“传帮带”联系青年人才制度、学院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师生党支部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干事创业,不断把基层党建制度优势转化为学院治理效能。材化学院建立“五进五讲五听”密切联系师生、“提问提能提质”治理水平提升等党建引领长效机制。工程学院党委实施党建“提质争先”工程,构建党籍管理、教育培养、支部建设、评价考核、样板选树全链条工作机制。

四是注重“融合提质”,切实把完善“一融双高”机制作为增强学院党委政治功能的重要目标。2020年,教育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事业发展评价标准》,将有关指标纳入“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框架、直属高校审计工作关注要点。2021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将党建和思政工作纳入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的政治标准和重要指标。学校党委结合全国文明校园和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把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述责述廉,纳入巡视巡察审计整改,纳入“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纳入学科专业评估,纳入评奖、高聘和项目申报,不断完善“一融双高”考核评价体系。各学院党委深入行业开展党建联学联建联创,积极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实施“三融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三融三跨”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师生支部“结对领航”工程,打造“六员六导”思政队伍,建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涌现出3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9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地学院、资源学院、工程学院等联合行业单位建设地质e站,与湖北地质三队、贵州地矿局、山东地质六队等联建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平台,组织科研团队深度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环境学院联合承办“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交流研讨会、全国高校“英雄党支部”工作交流研讨会等联学联建活动,把校内外党建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经管学院实施“五融工作法”,引导党建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以党建促进专业发展。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强化路径

一是把依托学科特色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学院党委增强政治功能的目标导向。学院党委增强政治功能,首要任务就是推动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但从实际来看,有的学院党委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仍需不断深入,理论学习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效导向仍然不够,未能及时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捕捉科研方向,未能将国家重要成就转化为育人重要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仍然不足。要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走出去”与行业、地方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共建、联学联建活动,根据行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设置政治理论学习议题,邀请杰出校友、政府官员、企业精英来校当导师、上党课,并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科专业升级、人才联合培养、联合科研攻关的实际举措。要坚持“四个面向”,实现党建思政与学院战略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科和人才布局优化、有组织科研、资源汇聚配置等重大改革事项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要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把关,实施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发展党员专项行动,推行师德师风和教师思政建设计划,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教育引导师生胸怀“国之大者”,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锻造学院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形成学院党委增强政治功能的关键力量。学院领导班子是学院党委增强政治功能的关键力量,必须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政治领导和把关定向工作。但从实际来看,有的学院党政干部队伍年龄断层明显、本领不够过硬;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积极性不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不平衡;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力度不够,教师思政工作相对薄弱;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及支委的关爱、支持和激励还不够有力。要注重选优配强学院党委班子,及时将年富力强、党建经验丰富的干部调整或补充到学院书记岗位,推动党员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员副院长进入学院党委领导班子,纪委书记配备到位,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要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打造干部论坛、书记讲党建等交流平台,加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之间干部交流任职,将巡视巡察作为年轻干部培养平台,持续拓展干部校外实践锻炼渠道,加强“双肩挑”干部政治素质培训,提高学院领导班子把准方向、服务师生、促进改革的各项能力。学院领导班子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政治责任,深入行业、地方和师生调研,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定位,彰显学院办学特色,破解发展改革难题,完善学院治理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创新举措。

三是把规范执行党政会议议事规则,作为学院党委增强政治功能的制度保障。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必须增强制度观念,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把基层党建制度优势转化为院系治理效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学院党委对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不够有力,长远发展规划和重大工作部署还存在“落地难”问题,深入师生调研不够,凝聚师生智慧和力量不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仍不够健全。要进一步完善学院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党员院长兼任院党委副书记的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促进”,确保办学治院主体责任落实。要把党政会议议事规则执行情况纳入政治巡察内容、纳入学院领导班子和成员工作考核内容,加大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对涉及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先由学院党委会议审核把关再提交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健全学院党委谋划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完善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代会等运行机制,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学科建设、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等决策事项,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切实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四是完善党建促发展成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功能的有效助推。科学合理的党建评价是促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要健全党建评价体系,使其成为强化学院党委政治功能的有效激励。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学院党委片面强调发挥服务作用而淡化政治作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不够有力,党建考核评价存在“只看党建不看发展”的情况,党建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充分,党组织政治功能辐射仍存在“空白点”和“薄弱点”。要将增强学院党委政治功能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和考评体系,突出学院党委抓党建工作首责主责,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机制,完善“任务单、述职、考核、激励、问责”五位一体责任体系。要把党建引领和立德树人任务落实成效作为首要指标,把抓党建促发展工作成效作为院系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强化党建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权重和引领作用,完善党建和业务联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度绩效综合考核评价等工作。要完善党建促发展成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将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职称评聘、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开展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双一流”建设评估等党建思政特色与成效专项巡察,使党建和业务实现双融合双促进。

五是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功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功能必须把育人成效作为首要标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学院党委推动党建思政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仍然不够,甚至存在“两张皮”现象;教师思政工作尚未形成有力抓手,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仍然不足。要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生命线”作用,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强化党组织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科专业优化升级、科研实践、特色文化育人等领域的顶层设计和实施统筹,不断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要坚持质量党建导向,推动按照学科专业纵向设置学生党支部,实施“党建+课程思政”“党建+科学平台”“党建+野外实践”等工作模式,积极探索以科研平台、教学科研团队、学生社区等为依托设置党支部,促进党建思政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要强化师生联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在考核工作量、职称评聘认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推选最优秀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推进导学思政,组建卓越导学团队,开展导学团队风采展、最美毕业答谢词、导学共读、师生午餐会等活动,在学生党建、生涯规划、学业指导、科技实践中加强师生交流、服务学生成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

链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要求和强化路径-中国教育新闻网

(原载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年12月17日)